近日,2011年PON集采结果揭晓,集采总量达2500万线,规模达40亿人民币,整体的PON设备招标比例EPON:GPON为4:6。此次集采为历年集采规模之最,对于PON设备的集采比例,由于在2010年集采中,GPON、EPON已达1:1,此次集采6:4的比例也在业界预期之内。
从运营商及相关厂商对于此次集采结果的态度来看,GPON、EPON的比重已然不是主要矛盾,整体来看,GPON设备价格已经下降至与EPON持平,且其性能方面已经被验证可用于大规模推广,尤其适合部署在FTTH场景,同时可满足用户中长期的带宽需求,而EPON在FTTB模式下的依然有大量的部署,从集采结果来看,运营商依然在加大部署力度,并无“重GPON、轻EPON”之意;从厂商阵营来看,目前的设备商早已不押宝于单一技术,主流供应商均可提供GPON、EPON设备,集采更多比拼各自设备的性价比;而从此次招标的结果来看,其已在打破过去的PON设备提供商份额占比格局,推动产业格局优化。
GPON设备价格呈现理性下降
此次规模定为2500万线,有业内人士认为采购的设备总量甚至满足了未来两年的需求,然而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此次集采规模是由网建部等相关部门根据各地需求所定,而且依据每年都会进行一次PON集采的惯例,2500万线将会在一年内落实到现网部署。而且从整个的集采比例来看,GPON、EPON6:4的集采比例相差不大,对于已经大规模部署后的PON设备市场而言,此时仍聚焦于GPON、EPON的优劣对比,已无实际意义,两种技术均有各自的适用场景。据悉,此次PON设备集采价格在160元/线,创历史新低。
此次集采中最大亮点当属上海贝尔的大举杀入,相比此前各运营商集采中10%左右的份额,一跃成为总量占比25%、综合排名第二的厂商。此次集采中GPON比重的上升,也显示其开始向国际主流运营商看齐,综合部署GPON/EPON设备,而凭借阿尔卡特朗讯在国际PON设备市场主流地位,以及xPON平台的综合性能优势,上海贝尔得到了的认可。华为则继续保持市场优势,仍占据第一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