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了两款沃Phone手机后,近日,透露,将扩大沃Phone产业化规模,加快推出沃Phone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
事实上,今年在终端布局方面动作连连,不仅推出了自主操作系统的沃Phone,还推出了千元互联网手机计划,布局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加之持续经营的iPhone“利器”以及与多家WCDMA终端厂商合作推进的多款定制机,在终端的数量与质量方面依旧拥有较多筹码。
但终端种类充足的同时,正面临着各类终端协同发展的问题,尤其对于沃Phone而言,目前还处于成长期,那么如何把握其发展节奏与策略十分考验经营者的智慧。
目前,已经感受到了押宝iPhone的痛苦代价——为苹果做嫁衣、高补贴带来的成本压力、其它终端合作者的不满等。尤其近期,中国移动以及中国电信与苹果合作的消息频繁传出,预示着对iPhone系产品的垄断优势即将被打破。在这样的情况下,及时弱化iPhone、推出替代品是的必然选择。在替代品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与品牌知名度高的终端生产企业采用成熟的操作系统推出定制机,但饱受纠结之苦的不愿意长期仰人鼻息,所以其选择了自主开发操作系统。
笔者认为,未来需处理好iPhone、沃Phone与其它品牌手机的协同发展问题。对而言,iPhone仍然是挖转高价值客户的利器,因此,仍应继续保持iPhone高曝光度的宣传策略,但在购机补贴方面则应严格限制。沃 Phone方面,首先应面向中低端客户,并应加强营销推广与补贴,通过高出货量刺激更多的终端厂商加入到沃Phone的生产队伍中来,但需适度宣传,以避免客户高期望与系统推出初期功能和性能不完善的矛盾。长远来看,沃Phone要与品牌终端提供商合作,逐渐形成涵盖高、中、低端的产品线。而对于众多的采用其它操作系统的品牌手机,要承担起发展中低端客户的重任,通过成熟的社会渠道进行正常的销售,不应做太多的干预。毕竟,长期而言,依靠补贴方式发展客户带来的成本压力是任何一家运营商都无法承受的。
总之,在目前的规模和用户数还远远不能完全支撑沃Phone的情形下,处理好与iPhone以及其它品牌定制机的协同发展关系是沃Phone亟需迈过的第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