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10086,我们现在针对全球通用户推出了优惠的88套餐计划,请问您有没有兴趣加入?”4月13日清晨9点,刚到公司的上海白领刘旭就接到了10086的这通推销电话。而刘旭所在公司的30名员工中,这几天接到同样内容电话的,就有12位。“我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在用iPhone4,而且是用的号码。”
据悉,这些目前正同时使用3G号码和中国移动(微博)2G号码,或者已经从中国移动转网到(微博)的iPhone4用户,正是中国移动最为看重的“数量为(总用户数的)20%,贡献收入却占(总利润)80%”的“高端及年轻用户”。
“这部分用户,可以说是为运营商创造收入的生力军,原来他们都为移动所用,现在被我们争取过来了。”一位地方公司管理层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乐观地表示。这种转变,也使得中国移动不得不采取措施,打响对“创造收入的生力军”的保卫战。
一位忠实移动用户的转变
上述地方公司管理层人士的乐观完全有证据支持。
刘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从1999年起开始使用中国移动的全球通139号码。2005年,刘旭开始选用全球通“88套餐”中188元/月的一档资费套餐。
作为入网超过10年的中国移动用户,刘旭本以为自己会一直将139号码使用下去。所以2009年购入自己的第一部iPhone后,刘旭依然使用的是中国移动号码,“当时并没有觉得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网速跟不上。只是每个月话费开销明显增加,一般都会超过三百元”。
去年9月25日,刘旭在发售iPhone4的第一天就下手了,“当时只是觉得话费补贴很到位,等于手机是白送的,加上卡是小卡,就顺便办了的号,但我那时打算主要还是用原来那个移动的号”。但到了春节期间,刘旭就发送短信给亲朋好友自己准备换成的号码,移动号码还保持使用两个月。“因为越使用就越觉得iPhone4方便,曾经也在移动推出剪卡服务的时候想过用回移动的号,但最后还是觉得3G网速毕竟快过2G而作罢。”
目前,刘旭的原139移动号码已停用。
实际上,像刘旭这样因为购买版iPhone4而从移动彻底转网的用户并不在少数。根据瑞银近期发布的一份中国电信(微博)业分析报告的调查数据,当前已经有5%~10%的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签约3G服务 (手机号为186开头),而瑞银预计到今年年底,签约并可能彻底转网的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比例可望升至15%~20%。
瑞银在报告中指出,预计iPhone用户的ARPU为300元。在当前同时拥有移动号码和iPhone4号码的用户中,很大一部分仍在使用其中国移动的旧号。瑞银认为,这些用户彻底转向的几率与日俱增,原因如下:消费者行为开始偏向数据使用;中国移动2G的语音质量已经触及2005年以来的历史低点,主要原因是数据流量猛增。